《接上篇》
《心得》
這次現場觀看寶塚表演,方可理解為何神人我同事如此著迷。看現場跟看DVD的感受完全不同。有個網友針對這次公演寫了一篇『極致詠浪漫』的文章,文中一段提到:
『我喜歡寶塚的「極致」,戲服和布景華麗到極致,簡單的愛情故事深刻投入到極致,歌舞表演基本功扎實到極致。因為極致,所以戲服上的寶石閃得人幾乎睜不開眼,卻是十足貴氣毫不俗豔;因為極致,所以就算劇情簡單地近乎美好天真也不容易讓人出戲;因為極致,所以即使是穿著金色西裝梳著金髮瀏海高聳,跳著經典卻已少見的big band爵士舞,仍舊是無可挑剔的帥,而且正是這帶著老式風情的華麗讓人難以抗拒。只要想到渾厚低沉/高亢嘹亮的歌聲、撕心裂肺的吶喊、風流倜儻/溫柔嬌俏的舉手投足,都是台下十年功的歷練,便隨著旋律震顫不已。』
如此好的一段文筆,貼切地點出了寶塚舞台的精華。
「魔鬼藏在細節裡」。從服裝、舞台佈景到燈光效果,每一樣都那麼細緻;換裝、換幕的時間抓得天衣無縫,一幕幕的絢麗讓我目不暇接。我向來對「有誠意的作品」沒有抵抗力,特別在這個什麼都講求「速食」的年代,這樣的細緻與經年累月磨鍊出來的舞台功力,堅持精雕細琢,是讓我最感動的地方。看看幾位首席演員,個個瘦到前胸貼後背,然而首席男役還要抱起首席娘在台上轉,是什麼樣的毅力驅使才能做到這般?
我入坑時期是前年底。2013年10月,神人我同事邀請我們去她家看寶塚DVD,那是我初次接觸。第二次去則看了蘭壽的《Ocean’s Eleven》,然後就“黏”住了。可惜,隔年5月蘭壽就退團了。當時蘭壽在開退團記者會時說了一句話:『寶塚是青春的全部。』在團18年,真的是精華歲月都給了劇團。這樣的毅力與精神是寶塚吸引我的最大因由。
接替蘭壽即位的明日海,在這次台灣公演果然沒讓大家失望。雜誌中有篇劇團資深導演植田紳爾的專訪,裡頭有一段寫道:
『花乃非常年輕,是一位全才型的表演者,歌唱得好,舞跳得好,戲也演得不錯,特別是這齣戲菲爾遜很好演嘛,他只要一直「我愛妳、我愛你」……但瑪麗皇后難多了,瑪麗是一個有丈夫、有小孩的女人,又外遇,但到戲的最後,卻又希望「以一個母親的身份死去」,在瑪麗身上,我們希望表現出身為女性的悲哀與堅強。』

『這齣戲菲爾遜很好演嘛,他只要一直「我愛妳、我愛你」……』呃,雖然植田爺爺這麼說,但明日海表現還是不錯的,值得拍拍手啦。

另外,看到有網友分享:『安德烈血條太長,全場失笑』(請看文章底下的推文),看到這句我也忍不住笑了。接著又挖到這篇日文網友的文章,經過能人翻譯,重點如下:
雖說台飯某些場景笑出來,或該難過卻沒很難過,是因為凡爾賽對他們而言不是很耳熟能詳的故事。
還有……為何安德烈一直屎不了,因為四十年首次演出時就是這個演法。連日飯也覺得屎的很誇張,但劇團想保留傳統…..這篇的總結是,很感謝台飯有直接的反應,能讓劇團多思考如何拓展海外,非常感謝台灣。
看來,要如何在「保留傳統」與「觀眾習慣」之間做取捨,是寶塚現在面臨的課題。
希望下次來台公演,不要讓我們等這麼久啦!
《相關連結》
寶塚官方:
延伸閱讀:
其它相關:
最後要私心補上兩支MV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