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: Part 2
一共七本書,電影共八部,第一部上映到第八部終曲,前後一共十年的時間。還真是見證了我的青春啊~
內有劇透。

◆電影
就算不是書迷,這終部曲也是可以看看的。不用擔心劇情方面看不懂或不連貫,反正只要知道哈利波特和佛地魔是死對頭,現在終於到了正反兩邊大決戰的時刻,那就OK了。電影是從頭緊湊到尾,也就是從頭打到尾,電光四射,爆破連連。
不過,哈利波特系列唯一的敗筆除了在一、二集的佈景和劇本之外,就是在內心戲的鋪陳。我總覺得整個系列電影,人物角色的內心戲不夠強,哈利的掙扎、矛盾不夠強烈。比起另一部我的最愛――魔戒――的強烈角色刻畫,哈利波特電影是稍遜了一點。雖然我能理解電影無法容納書中所有元素,不過還是覺得有點可惜。
又,終部曲電影我唯一不喜歡的地方,是最後結局部份幾個主要演員的老妝。唉,雖然說這些演員長大了,但畢竟也都只有二十來歲,就算化上皺紋、戴上白髮,還是沒有隸屬中年人的氣質啊啊啊啊!!看到中年版的哈利和金妮,絲毫沒有說服力,就一整個軟掉……。還有,為什麽我最愛的榮恩竟然有個中年發福的啤酒肚!!!
我跟3D電影還不是太熟,因為看得不多,不過這部電影看完後,我直覺:看普通版好像就可以了。

◆閱讀
我是在2007年7月底看完的。沒有寫心得記錄是因為當時已經忙著準備過來地獄的事了。翻回書本上的隨手記,我當時看完的重點只有兩個:
1. 這所有的悲劇都是鄧布利多(Dumbledore)搞出來的。
2. 石內卜(Snape)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角色。
先說一。
其實完全怪罪于Dumbledore也不公平,可是他重大的影響了Harry的人生卻是不爭的事實。出身混血家庭(父親是巫師,母親是麻瓜),妹妹小時候因為受到麻瓜的攻擊而發瘋,父親憤而報復,結果進了阿茲卡班,最終逝世牢裡。而母親則是被發瘋的妹妹失手用魔法殺死。隨後,他年輕時因為沉迷於尋找聖物,間接連累了家人,造成妹妹的死亡。
這是因。
之後他當了校長,爲了彌補心中的缺憾,他找到了小時候的佛地魔(當時叫Tom Riddle),將他帶回魔法學校。他覺得,Tom Riddle和他一樣,同樣出身於破碎家庭,因此想好好栽培他。沒想到Tom接觸到魔法之後一發不可收拾,完全黑暗化。正好魔法學校裡有強大的學習資源,也可以說後來的大魔王其實是Dumbledore間接養成的。
這是果。
接下來主角哈利的事大家都知道了,父母爲了保護他而慘死,Dumbledore便將他安置在阿姨家,等到了上學的年紀就將他帶進魔法學校。他做的一切鋪排,都是爲了哈利和佛地魔最終對決的那天。
沒錯,哈利是一顆棋子。所有的過程都在Dumbledore的算計之中。所以當我合上書本,才會寫下這句:“這所有的悲劇都是Dumbledore搞出來的” 啊!

再說Snape。
記得以前選修過文學課,那個教授說:
悲劇概分兩種。一種是人物自身性格造成的悲劇,一種是大環境造成的悲劇。
我覺得Snape兩者皆備。
他在大約九歲還是十歲的時候認識了哈利的媽媽:Lily。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,Snape一直喜歡著Lily。接著,兩人進入了魔法學校,漸漸長大。可惜,Lily被哈利的爸爸James追走了,但Snape還是一直喜歡著她。
很多年後,在校長室,Dumbledore將計劃的最後部份交代給Snape時,Snape施展了護法咒。他的護法咒形狀是一頭雌鹿,和Lily的一樣。
Dumbledore見了很驚訝,於是問他:“After all this time?”
Snape回答:“Always.”
“隔了這麼久,仍然?” “永遠如此。”
我曾經在第六本書的心得裡質疑Snape扮演無間道,實際上的確是。然而,Snape所做的一切無關正義,他只是為了守護心中那份藏了一輩子的愛情,守護已經死去的Lily,抱著遺憾的心情,守護著哈利,最後還為此犧牲生命。
當我閱讀到那兩句對話的時候,覺得好悲傷。這回看電影,一模一樣的對白呈現在螢幕上,更令人心碎了。
“After all this time?”
“Always.”
沈
07/19/2011我在等免費的電影 :mrgreen:
夢天秤
07/20/2011我我我…看到好多字藏在背景裡面, 得反白才看得到… :roll:
Dreamy
07/20/2011回秤姐:
我看很正常啊,妳是說背景顏色沒有load出來嗎? :shock:
夢天秤
07/27/2011今天進來看正常了耶,奇怪上次看所有的字都在旁邊那個欄藍色的背景裡說… :???: